德鲁克:向上管理,听听德鲁克是怎么说的?……
在这里,智慧无界。
我们携手创造,一个温暖的空间。
彼得·德鲁克(1909年—2005)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作为“现代管理之父”,德鲁克的思想几乎涉及了管理学的方方面面,现在我们熟知的许多管理理论的概念都是他最先提出来的,如营销、目标管理和知识工作者等。菲利浦·科特勒说:“如果人们说我是营销管理之父,那么德鲁克就是营销管理的祖父。”
如何界定“管理者”:在一个现代组织里,如果能够凭借自己的职位和知识,对组织负有贡献的责任,因而能实质地影响该组织的经营能力及达成的成果,那么他就是一位管理者。
德鲁克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中提出“有效的管理者经常问自己:‘对我服务的机构,在绩效和成果上,我能有什么贡献?’他强调的是责任。”责任和贡献的统一,上级和下级的一致,才能使企业最后得到期望的结果。
“管理是关于人类的管理。其任务使人与人之间能够协调配合,扬长避短,发挥最大的集体效益。这就是组织的全部含义,也是管理能成为一个关键和决定性因素的主要原因。”摘自《德鲁克思想精要》。
他认为:组织的目的是使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组织不能依赖于天才。因为天才稀少如凤毛麟角。考察一个组织是否优秀,要看其能否使平常人取得比他们看来所能取得的更好的绩效,能否使其成员的长处都发挥出来,并利用每个人的长处来帮助其他人取得绩效。组织的任务还在于使其成员的缺点相抵消。
德鲁克认为管理的根本目标是对个人自由和机会的保护,他所秉持的信念是,个人只有通过组织中的成员身份才能找到意义和目的。这些组织当然也包括了非营利组织或者社会组织。更重要的是,德鲁克并没有从经济角度来定义这一意义和目的,而是根据社会地位、社会接受度以及贡献等来定义。
2001年11月Biz Ed 杂志第1期对彼得·德鲁克做了一次访谈,这本杂志由商学院协会出版,受众是商学院。德鲁克被问道:在诸多事项中,有哪三门课最重要,是当今商学院应该教给明日之管理者的? 德鲁克答道:
第一课,他们必须学会对自己负责。太多的人仍在指望人事部门来照顾他们,他们不知道自己的优势,不知道自己的归属何在,他们对自己毫不负责。
第二课,最重要的要向上看,而不是向下看。焦点仍然放在对下属的管理上,但应开始关注如何成为一名管理者。管理你的上司比管理下属更重要。所以你要问:“我应该为组织贡献什么?”
最后一课,是必须修习基本的素养。你想让会计做好会计的事,但你也要让她了解组织的其他功能何在。这就是组织的基本素养。这类素养不是学一些相关课程就行了,而是与实践经验有关。
企业中如何进行“向上管理”?
如何给上司提建议这个也是一个学问:必须研究回顾成功的案例,把上司的目标纳入你的建议。之后做计划,通盘考虑,将部门目标与上司目标相联系,将目标的实施结果进行评估,成本与利益的分析。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熟悉资料,采用图表,选择汇报时机。进行汇报:先报告利益,再报告细节,冷静、热情,如不能回答上司疑问,设法24小时内找到答案。跟进:上司接下来的行动,谢谢上司支持。
如何了解上司风格?
分析上司属于什么(上午、下午、阅读、聆听、忧郁、挑剔等)类型,有极少数人是例外,他们通过与别人谈话来获得想要的信息,通过自己特有的心理感应来观察谈话对象的反应。他需要何种安全保障,他能够理解的范围,什么环节令他迟疑,他的做事方式。
辅佐上司之道:
上司也是平凡人;问上司如何才能使他更有绩效;不要低估和轻视上司的专业水平,从而形成对立关系;不要让上司感到意外,也就是不要制造任何形式的意外,让上司对事情失去控制,引发风险,导致信任危机;谨记上司是你赖以发挥才干的第一人;让上司了解能对你期望什么;用上司之长。补上司之短;不要让上司为你而动用其政治资源和影响力,来解决你的后顾之忧。管理上司是创造上司对你的需要,辅助的关键是创造需要(依赖性需要三思而行)。
运用上司的长处,也是下属工作卓有成效的关键。只有如此,身为下属者才能将精力集中在自身的贡献上,完成自己想做的工作,取得希望取得的成就。要使上司能发挥长处,不能靠惟命是从,应该从正确的事情着手,并以上司能够接受的方式向其提出建议。上司是自己向上的资源。
发挥上司之长:为了达到公司的最终结果,我的上司能做什么?上司曾经有过什么成就?要使他发挥所长,他还需要知道什么?他需要我完成什么?至于其不能做什么,那就是不必细究了。
德鲁克忠告:要向上级征求意见;要让上级按自己的方式行事;要发挥上级的长处;要及时向上级汇报情况;不要让上级感到意外;永远不要低估上级的能力。只有在上司允诺的前提下,才可能有效地完成工作;任何人都要依靠上司的支持、了解,最重要的—一个人绩效的表现也仰赖于上司;不要指望去教育上司。
如何判断谁是自己的上司?
德鲁克在《卓有成效管理者的实践》提及:谁有权力对我的绩效、工作、能力和品质发表意见,而且这些意见是别人还会听取的?管理实践:每年更新一次这个(上司)清单,在你的岗位或任务发生变化时也要更新清单。这份清单不可能在一年以上的时间内仍然保持不变。
最后还有很关键的反思:
我今天处理的这件事是否给了上司意外?
我是不是觉得自己比上司能力更强?
我是否有过分依赖上司的倾向?这项工作我上司的意见是什么?
我们的差异在哪里?
我的上司是阅读型、聆听型、上午型、下午型?
我今天汇报工作时是否运用了上司能够接受的方式?
我可了解上司厌恶的用词?
上司的工作特长是什么?
我是否让上司用他自己的习惯方式工作了?
是否试图改变他的工作方式?
我是否与上司沟通过他对我的期望是什么?
为我的上司们列一张清单,清单是否在一年以上或岗位变动而未做调整?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