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鲁克实践企业:力诺流体功能型组织的实践探索

2025年6月19日,第三届博雅管理中国实践论坛在贵阳隆重举行,来自北京、上海、温州、深圳、长沙、厦门、广州、成都、昆明……以及贵州省各地州市的近1000名企业家、创业者、管理者济济一堂,讲述身边好的管理实践,让成长得到见证,让生命影响生命。
陈晓宇,浙江力诺流体控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1992年参加工作,2003年开始创业,推动公司于2020年完成IPO上市,其主导研发的制浆蒸煮锅盖阀打破国外垄断,产品远销欧美、澳洲、东南亚等地,使公司在工业自动化阀门领域位列全国前三,是浙江民营企业的一面旗帜。他一直在学习和实践德鲁克的管理思想,并于2023年发起成立了温州德友汇,成为众多德友的精神家园。
6月20日,陈晓宇先生在第三届博雅管理中国实践论坛企业家闭门会上分享了《功能型组织的实践探索》,非常精彩。以下内容是根据陈晓宇先生分享的录音整理,供大家学习。

浙江力诺陈晓宇先生在619论坛分享
我来自温州,在做一个制造型企业,今天给大家带来的分享是关于一些管理的理念,尤其是在管理的组织模式的一些探索和实践。
贵州,真正的把博雅管理发挥到了极致,对人的激发,对人的这种善意的激发,让我们感受到了这种力量。
我可能是在这么多的嘉宾里面,为数不多的连续三届都来到619的一个嘉宾。因为坐在最那边的那个男人(顺波),是我最敬仰的一个大哥。我从2012年就来到贵阳,这么多年,如果说一个城市让我特别喜欢的是浙江的杭州,但是在贵阳这么偏僻的一个地方,让我特别特别想到要来,是因为他,让我们为他鼓个掌。我认可的人真的不太多,但是我从他身上看到了一种坚持的力量!在贵州,我看到了一个人能够带来一大群人的改变。
我希望在温州,也因为我们的存在,可以让温州再次伟大。

现在回到《功能型组织》这个主题。
德鲁克一直在强调,他希望想要的是“尚可容忍的功能型社会”。在这几年的学习过程中,我越来越能够感受到什么是功能型。
德鲁克先生的母亲是个医生,所以他经常会用人的身体来阐述管理。我们的身体是一个整体,每一个器官都负责一种功能。
德鲁克说我们企业是社会的一个器官,我们的存在就是为了这个社会能够变得更好。在企业里面,每一个人的存在,每一个部门的存在,都是为了企业更好。但在现实当中,我们会强调我们自己,会忽略了组织是一个整体,所以我一直在探索,有没有一种可能,我们会让组织变得更好,让个人在组织变好的过程当中也可以更好,所以我们一直在探索。
去年,我们力诺做了一个非常重大的改变,就把的这种职能型的模式转化成功能型的组织。今天,我想试着给大家阐述一下我们的这种探索和发现。
我们需要从德鲁克对管理的定义开始。我们1379博雅管理的第一个“1”是基于使命的界定,德鲁克说管理是什么?他说:“管理就是界定企业的使命,并激励和组织人力资源去实现这个使命。界定使命是企业家的任务,而激励和组织人力资源是领导力的范畴,二者的结合就是管理。”这就是德鲁克真正颠覆管理的一个定义,我们可以理解他吗?我们真的有使命吗?
昨天,我们为什么会被汪总的分享而感动,因为他拥有了使命。我们觉得使命有的时候确实太高了、太虚了,我就把它降一点点,我用了“目标”来替换“使命”:“管理就是建立企业的目标,并激励和组织人力资源去实现这个目标,建立目标是管理者的任务,而激励和组织人力资源是领导力的范畴,二者的结合就是管理。”
我觉得,我们学习德鲁克一定要知道管理从哪里开始?管理一定是从目标开始,使命是一个最大的目标,有的时候这个使命太大了,我们就把它降一点点,我们把它变成目标。没有目标就没有管理,目标并不是我们现实当中就能达到的,目标一定是超越现实的,是一种理想,没有理想就没有目标。在现实里面,很多时候我们会把现实里面可实行的一些计划当成目标。所以我觉得,如果一个企业拥有一个挑战的未来,一种我们想做成一件事的时候,我们就拥有了管理的前提。
就像力诺,我们能够实现一次一次的跨域,就是在我最不现实的时候去思考的未来。我觉得目标对于一个组织来讲是极其重要的,我们想要去实现什么,并不是我们现在能够做到的,一定是一种理想化的设想。所以目标一定是超越现实的,有了超越现实的目标,我们才有了前进的动力。如何去界定组织的目标,是非常重要的。其实管理是非常简单的,就是从目标到成果的一个转换。
德鲁克说,管理者有五项基本的工作,工作从哪里开始,从设定目标开始,我们需要去设定目标,去超越现在,那有了目标以后需要做什么?我们需要去组织实施,我们需要知道我们达成这个目标需要什么资源,我们需要去界定任务,我们需要去设定方案。
现在,我们在谈管理的时候,最缺乏的是什么呢?是对于组织的思考。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基于自己的专业和经验就开始干了,但是我们并没有想过实现这个目标我们需要什么。所以目标是告诉我们为什么做?组织是让我们知道做什么?但是我们在现实的情境里面,做什么往往是被忽略的,我们都会以自己能做的去做,所以实施组织是非常非常难的。在这里我要提一下熊小年老师,组织是做什么,他说组织就是做两件事情:第一个是设计工作,我们要去设计这项工作;第二个是人和任务的匹配,因为任何一个目标的达成都是人来实现的。人,是德鲁克说过的唯一真正的资源,所以组织实施对于一个管理者来讲是最重要的,但是往往会被忽略,因为我们都会基于我们的习惯去做。
第三个就是刚才潘潘小厨潘潘分享的沟通。沟通是为了实现成果,而不是发泄情绪。在过程里面,我们需要去激励我们的伙伴,让他们有成就感,而不仅仅只是指出他们的问题。我们需要协调所有的资源,让这个过程变得可控。因为目标是一个理想化的,过程里面会发生很多很多和目标相背的事情,所以我们需要去沟通,我们需要去激励我们的伙伴,而不是打压他们。所有已经发生的我们都接受,因为他不可改变,我们只想去改变可以改变的,就是我们需要通过沟通让结果如何变得更好,而不是去打压那些付出努力的伙伴们。激励和沟通,是管理者所必须具备的特质,你不能说我有这种个性,性格在过程里面没有用,我们需要的是他的结果变的更好,而不是去发挥你的个性。作为一个管理者,你必须先担负起沟通的责任,沟通是为了激励,而不是为了打压。
第四,每一个过程的实现,都是需要一个阶段的,我们定期的需要去衡量这个结果。刚才,我在小组里面说我们力诺没有考核,只有衡量。结果是用来衡量的,让我们知道现在是什么样的状态,而不是说你做不了必须要惩罚你,考核是没有用的。考核,我觉得真的没有用,如果说这个结果不好,你能考核他什么?扣100块、1000块、还是1万块,这个处罚以后,是不是就一笔勾销了?或者我已经得到了这个惩罚,是不是对等的就OK了?在力诺,我们要的就是对这个结果进行分析,我要让自己知道现在是什么样的状态,这个状态的发生是因为什么?我们接下来要做什么可以让这个结果变得更好?所以衡量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实现目标,而不是考核。KPI是一个指标,让我们知道是什么样的状态,而不是用来考核,KPI的考核一直被误用。德鲁克提出KPI的时候,他说这是一个指南针,让你知道是什么状态,他并没有让我们去做所谓的考核,但是大多数的时候KPI被用来考核,所以人人自危,大家尽量不犯错,你想要什么数字我给你什么数字,这个是一个最大的误用。衡量,是为了让我们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状态。
最后,我们每一个人需要在这个过程当中得到成长,每一个目标的承担是最好的成长。我们看见自己,看见别人。在现在这样的一个社会里面,我们把所有的学习放在了人生的最前段,从幼儿园到大学,学完以后几乎不再学习了。像我们这种没有上过大学的人,才会觉得学习很重要,我们在社会当中学。很多人因为他学历太高了,他觉得已经学了很多,知道很多,所以不再学习。发展人才,是我们每一个企业最最重要的,但又是我们都觉得很重要又往往会被我们所忽视的。最重要的往往都是会被忽视的,知道并不代表我们就能做到,所有人都知道,但是我们做不到。所以学管理学什么,就只要知道这五件事就ok了。
管理是什么?管理就是控制结果、稽核过程。控制结果是什么,结果是我们设计出来的,我们需要去设计这个结果,我们让结果变得可控,是我们管理的价值所在。结果就是这个目标,目标就是我们希望得到的结果,我们需要去控制这个结果的实现。在过程里面,能够做的是什么,我们要发现这个过程当中做了什么,实现了什么,没有实现什么,所以过程是让我们去衡量,我们去发现这样一个过程里面出现了什么样的一种异常。从管理来讲,我们只需要去管理异常,但在现实的管理里面,我们把所有发生的都去管,我们想控制一切,其实管理我们就是把异常管控住就ok了,跟我们预期的有什么差别?这是需要我们看见的。只要过程当中正常的发生,我们用程序让它自然而然的呈现就ok了。管理就是这八个字,是熊小年老师给我提的:控制结果,稽核过程。
我们现在在探索一种从职能到功能的一种组织模式。在大多数的组织里面,我们都是一种按照职能、按照专业来分工的。昨天,我们看到希望保的王总,他给出的组织模式基本上都是这个功能,我们没有看到这个那个的专业,它是以一种功能的模式在阐述他们企业想要做什么。
从我们力诺这个制造型的组织,我们也非常希望用一种功能性的模式来替代职能。
职能的中心一定在于我是谁,从职能来讲,是把一个一个的专业并排的放在哪里,特别强调的是我,是我这个部门,是我这个专业。虽然我们一直想用整全的思维看到企业想要实现什么,但是在职能型的组织里面,现实让我们感受到的,很多都是我的存在是我们的部门,而不是组织的目标。包括我们老板,并不一定就有一个整全的视野,他擅长什么,他就会去关注什么。职能型的组织,会让整个组织的系统不断地被切割,我们在内部沟通的成本会非常高,部门的壁垒一定会影响整个结果的达成。所以在过程里面,我们很多时候都是不断的在强调我的认为,而并不一定在思考组织的目标。
在去年的时候,我们创建了一个我们想要的组织模式,就是我们力诺的功能性组织。
功能性的组织是什么呢?就是我们把实现这个大目标所需要的所有的任务、功能或者说职能放在了一起,大家共同为一个大的目标负责。
比如说我们的营销系统,它需要为整个营销的实现,而不是强调说我在这个过程里面我的部分。
我们去看一下我们的交付系统,以前在制造业很多时候我们会说制造部门,现在我们把制造扩展到一个大的交付,从订单的输入到最后的交付实现,把原来最重要的制造变成了整个交付系统其中的一块,制造只是交付过程里面的一个部分。那制造跟什么相关?跟我们的计划,跟我们的PMC相关,它是起点。从我们如何实现有效的交付,我们需要技术和工艺的指导,没有技术没有工艺是做不出来产品的,没有物料也是无法产出产品的。所以,我们把这些所有的功能放在了一起,大家都在为一个共同的交付目标负责。
这是我们对于一个功能性组织的理解。就像我们人是一个整体,眼睛鼻子嘴巴心脏,它们任何一个功能都是让整个的身体变得更好,而不是说眼睛很亮就好,脑子不够用也不行,整体的好才是真正的好。在德鲁克的视野里面,他为什么能够洞见,因为他是站在企业的外部看企业,他希望企业能够成为社会有用的一个器官,而不只是老板赚钱的一项技艺。
学德鲁克真的很难,因为他需要颠覆我们对于组织的认识。企业并不是为了利润,而是为了创造顾客,利润是怎么来的,是因为你创造了顾客以后的结果。这就是因果,我们如何在正确的因上努力,这是最最重要的。作为一个企业,所有的存在都是为了让组织变得更好,而不是你觉得你好,所以我们把一些跟这个结果相关的都放在了一起,这是我们想要实现的一个功能型的组织。从去年6月份以后得到了基本实现,我们有了一些成果。让非常专业的人去驾驭整个系统,这就是我们现在在做的一种模式。
在整个管理里面,我们经典的一种设想,按照管理的逻辑进一步去串通,就在这个所谓的前台、中台和后台。很早之前我们就听过一个老师讲过这样的模式,但是我们不理解,而且他讲的和我们现在去思考的可能是不一样的。从功能型来讲,我们把管理和执行包括支持是给分开的。管理需要强化什么?我想不管你是服务业还是制造业都是一样的,我需要去强化策划的功能,策划功能在哪?就在中台,中台是一个策划的系统,我们前台只是一个简单的执行的系统,中台如果发挥好了,他知道应该去做什么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向前台输出你去做什么。
但在现实里面,我们前台和后台是不去争的,管理的人他直接负责结果,所以他会为了这个结果去修饰自己,因为我要对结果负责。
在我们的模式里面,中台的管理者他不需要对结果负责,但是他要去策划这个结果,他要去看见这个结果的发生和我们现实的需要是不是不一样的。我们对管理的要求是什么呢?首先是策划,再一个是分析,是对结果分析的一个功能,而不是对结果负责的一个功能,这样他只管去要求。如果说这个结果不好,是因为我,我一定会去掩饰,因此我们现在很好的把管理和执行给区分开来。
后台是什么?后台就是我们的支持部门,我们任何一件事的实现,尤其是营销,我们这样的一个模型基本上就可以体现全员营销。营销是整个组织的结果,而不是销售的结果。我们需要技术,我们的业务是toB的,我们还需要营销的支持,要做选型报价,所以它是一个支持系统,我们需要供应链,我们需要交付的实现,所以营销它是一个企业的结果。
我们这样前台、中台和后台,就对一个组织的功能进行了一个相对的划分,前台就是高效的执行,中台是一个策划的中枢,后台是一个支持的系统,彼此相互影响,相互贡献。这就是我们目前想要去做的。
管理是什么?管理就是从目标到成果。我们首先需要目标,我们需要去知道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什么样的资源,而且基于这样的一个分析,我们知道应该去做什么,就有了任务,任务的清晰是我们结果达成的一个基础。有了任务我们就有了成果,你需要为什么成果去承担责任,这就是管理者的一个独特价值所在。任务一定会决定成果,光有成果只是给压力,没有给激励,都是一个耍流氓的过程。我们需要看见别人,让成果可以看见,我们需要去激励我们的员工,让他的价值能够被认可,没有哪个人不需要被认可。所以管理其实非常简单,就是从目标到成果。成果是对人最大的激励,我有这种成就感、价值感,我们还需要为他匹配物质的激励,因为人在这个社会里面,他有需要,所以我们要看见。
最后,整全的思维是最最重要的,我们希望用一种整全的思维,能够让力诺成为这个社会里面的一个好的器官,而不是一个负面的影响。我们需要为“尚可容忍的功能型社会”贡献一点力诺的力量,谢谢。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