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家企业都需要【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微信扫一扫

张京老师辅导企业:赵与张的开年训

赵与张的张 老赵与老张 4个月前
43

甲辰龙年的开春,赵与张迎来第一次全员培训,这是赵与张第一次开展全员的内训,连杭州公司的合伙人都一起到位了。

首先说赵与张的内训一定是有期待的,因为卓有成效是团队每周一早上共读的书,也有几位是看过康志军老师卓有55周年的解读的。

卓有对于做对确的事情与有效性都有独到的见解,2024年是赵与张寄予厚望的一年,赵与张期望自己能成为企业品牌文化领域的翘楚,那赵与张自身就应该是一家企业文化引领的企业。

本次的培训就希望在原有共读的基础上,通过张京老师的解读,在团队里有统一的管理语言,更好地认识到责任、贡献、成果,才是知识工作者应该关注。

开训前的两天,我们团队先得对德鲁克的经典五问做了解答,真是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赵与张的事业应该是什么?客户应该是谁?并没有统一的共识。

基于张京老师对赵与张的熟悉程度,我们并没有对课程的设计做交流,一切都交代给张老师了。张老师也是不负众望,对我们开展了一场独特的翻转课堂式的培训。我认为这特别适合我们这样规模的组织,也适合企业中层干部以上的一次培训。

在开场的第一次交流时,张京老师抛出了一个非常核心的问题,我们这样的公司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

是前瞻性?专注力、创新力、审美能力?管理能力?归结起来,是思考力,系统的思考力才是知识工作者与别人最大的区别。创意工作者讲究创意的时候,更要思考有效性。

德鲁克的经典五问往往都是看起来不用回答显而易见的问题,却给我以心灵的撞击。张京老师也抛出了一个类似的问题:客户为什么做品牌?这个问题仿佛我们每个人都明白,但是,实则又是一个值得细细口味的问题。经过赵与张的小伙伴们一个个地回答并争论,张京老师说客户之所以做品牌很简单,因为竞争。我们的答案中有提升竞争力。当跟张老师辩解的时候,张老师让我们比较一下,“竞争”和“提升竞争力”,哪个是内部思维,哪个是外部思维。大家都静下来细细口味之时,这俩的确不一样。竞争是一种外部思维,而提升竞争力是内部思维。

企业生存的三种核心假设:关于组织所处的环境的假设,关于组织特定使命的假设,关于实现组织使命所需核心竞争力的假设。

六层次的内容我们也听说过几次,但感受最深的还属这一次,其实每个人都应该认认真真地做一次六层次。赵与张的使命就是以自己专业的品牌策划与设计创新能力,陪伴企业共建企业品牌资产,帮助企业建设更具竞争力的品牌形象与深厚的企业文化,实现品牌化经营,促进中国工业文明进步。愿景是成为一家受人尊敬的国内一线品牌服务智库,而赵与张的每一位都至少是这座城市里最专业的。

赵与张的信念:诚信正直、坦诚利他、凡事彻底;惟精惟一、创造价值、持续改善。

管理的本质是责任,赵与张曾经的管理理念是自由与责任,由于同事们对于自由与责任的认识需要太多的理解与定义,如今我们更加具象的表达,就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必须做的两件事: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

作为公司的创始人与经营者,我深刻地感受管理者的四个困境:1、时间都是别人的;2、总是被日常的事务缠身;3、需要依靠别人产出成果;4、身处组织内部,总是被内部视角局限。要摆脱这四种困境,我们就要用外部思维,以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来摆脱困境。

认识时间

读卓有最有感受的就是时间,认识自己的时间,我们总是以为自己在高效的投入工作,但真正记录完时间之后,你会发现自己一天的时间是散乱的。时间是目前人们认为的五种资源(人、财、物、信息、时间)当中最为稀缺的资源。对抗工作散乱最好的方法就是少举事,从记录时间,管理时间到合并大块的时间。一天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就安排最多三件,这三件用大块的时间来思考和完成,每一件事至少安排90分钟的时间去完成。  剩余的事情,就往后排可做可不做。所以,我常常觉得德鲁克先生的洞察能力真是不一般,五项习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

要事优先

大部分一天的工作是昨天的延续,明天,不是站在今天看明天,而是站在后天看明天,未来需要我们做什么?才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摆脱昨天的最好方法,就是要事优先。对工作的进行先后次序的考虑。毕竟工作不是玩杂技,一次只做一件事,一生只做一件事的人,才能成就大事业。

要事优先的原则就两点:1、不要同时追求两只兔子;2、不要低估完成一件事所需要完成的时间。回到认识时间上来,做区别做了还是做好,要做好一件事,需要合并大块的时间,投入到要事上来,以做好为标准,而不是以做了为标准。大竞争的VUCA时代,领先=成果,领先的前提就是聚焦、专注。

重视贡献

那么何为要事呢?德鲁克先生也给了我们最底层的思考方式,是成果,也就是说我能贡献什么?张京老师用内部思维和外部思维的思维告诉我们,我能贡献什么还只是内部思维,我们可以用我应该贡献什么来思考。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的贡献有三个维度:1、直接成果;2、树立和不断更新价值观、愿景、目标;3、为明天培养人才。但是,我们所做的贡献以成果来定义,它是否对我们的事业有效,如何让组织更有效呢?也是三个方面的工作:1、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2、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3、各种管理手段的运用。

德鲁克先生的卓有成效管理更多的是个人自我的修炼和认知层面的进化,对我们思考的维度和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善。就比如重视贡献一章节中,对我应该如何贡献的思考,就用了外部思维来思考:1、从组织的需要思考;2、思考我的强项在哪里?3、如何发展我的强项达成组织的绩效;4、我如何为结果负责任。这样的思考完全将组织与个人站在同一角度去思考,组织与个人才会有可能发生同频共振,组织才有可能高速地发展。

在组织内促进有效贡献最根本的方法就做好两件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有效的沟通。我想,赵与张的人际关系还行,有效的沟通还是得加强一下,虽然我们倡导的价值观当中有坦诚利他的一样,但对于同事间工作的有效沟通,还是欠缺了一些,这方面还要加强。

用人所长

德鲁克的经典语录中,最启发我的是管理的终极至善是激发人的善意和释放人的潜能。所以,这对我们看待同事的角度就发生了变化,管理者的任务就不是去改变人,也不是提高能量,而是释放潜能。这就要我们作为经营者去发现人的长处,看长之长,尊重他,激发他,并且能容人之短,用人之长。

德鲁克给了我们几个建议:1、管理是用来帮助人发展长处的;2、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是能够容人之短的;3、不要凭个人的好恶评判一个人,要衡量他的绩效;4、每个企业都有德高望重的人,要正确对待他们关键问题是他能做什么;5、用人之长前先用己之长。

有效决策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最重要的有效决策,也是每一位CEO去面对的,其实我所接触的企业家,内心都很强大,但从某种角度讲,大家都很孤独,特别是在重大决策的时候。决策者与执行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决策者首先要接受失败的勇气。

然后我们再讲方法,正确决策首先要考虑这个决策是定性还是定量的问题,思考完这个问题后决策会变得更加清晰。决策还有个要素,张京老师用了一个老鼠给猫带铃铛的故事给我们解释,决策的最低需求:决策必须有人去干。否则,决策没有意义 。

了解完有效决策的两项原则,发现自己在第二项中总是存在犹豫,现在就更干脆了。两项原则:1、当利益远大于成本及风险,就该行动(这一条可能大部分人都明白)2、行动或者不行动;切忌只做一半或折中。我时常会陷入折中的陷井里头,也不能说完全错,但结果多少有些不尽人意。今后的决策,避免折中,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干脆做最好。

分享有效决策方法流程:1、界定问题的性质;2、确定边界条件,必须满足哪些条件;3、设计适当的方案“正确”的决策;4、化决策为具体行动;5、重视回馈并修正。

两天的培训,张京老师忍着漆盖疼,为我们全心全意地讲了两天的课,不仅如此,张老师每天最早到,最迟走。现场的布置,清扫卫生。感动赵与张人,走的时候比来的时候更好,也刻进了每一位赵与张人的心里。

附上赵与张六层次:

第一层使命陪伴企业共建品牌资产

第二层身份专注企业品牌文化建设的区域首选智库

第三层信念/价值观:诚信正直、坦诚利他、凡事彻底;惟精惟一、创造价值、持续改善

第四层能力赵与张特有的深度且系统的思考力、终身学习力、系统建构能力、持续改善的能力

第五层行为输出专业的品牌策划和设计创新能力,帮助企业建设更具竞争力的品牌形象与深厚的企业文化。

第六层环境: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品牌故事,核心竞争力,实现品牌化经营。从企业的办公环境到生产车间品牌形象化,从企业官网到企业画册再到社交媒体形象品牌化,从企业的产品外观到产品包装品牌化,并在激烈的竞争中持续提升改善;每个企业都是全员共识的企业文化:赵与张服务过的企业都是使命、愿景、高目标引领的企业,可以化使命为战略,化战略为目标,化目标为成果。第一家企企业都有一座企业商学院(学堂),每一家企业都是自己特有的企业文化被相信、敬仰、传承。

最后,感谢张京老师和凌子老师两天的辛苦付出,感谢赵与张团队的小伙伴们全情投入认真专注地学习,课后小作业也写得相当认真。




分享 0 曝光 885 浏览 43 互动 0
智度学堂培训需求调研:开启企业专属成长密码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管理培训已成为推动企业持续发展与突破的关键力量。智度学堂,作为企业管理培训领域的资深践行者,深知每个企业都拥有独特的基因与发展诉求。为了精准地为您的企业提供量身定制的培训解决方案,我们诚挚地邀请您参与我们的培训需求调研。咨询:15858567688

{{item.label}}
支持 反馈 管理

长按下方二维码,加我微信

微信号
复制微信号

打开微信加我好友

官方公众号

通过微信关注公众号